(资料图片)
肃宁县紧盯信访案件受理、办理、监督、服务全流程,以方便群众、畅通渠道、依法依规、精准衔接、兜底保障为原则,探索“全覆盖受理、全身心办理、全过程监督、全方位服务”的“四全”工作机制,将信访工作中的来访接待、登记交办、受理办理、流程公开、全程监督、后续服务等方面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,以法治和德治相结合,既解决“鸡毛蒜皮”的小事,又化解“惊天动地”的大事,确保职能部门依法履职,群众权益得到有效维护。该县被确立为全省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县。
一是全覆盖受理,畅通诉求渠道。充分发挥村级网格员和乡镇“一轴八员”作用,及时排查发现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,确保群众反映问题有人管。打造“平安肃宁”APP,设置信访业务、法规政策、数据分析、绩效考核功能板块,通过应用语音识别、图文识别等智慧化手段,实现凡事入网、民意直达、指尖即办,让民生实事一“点”就通,为信访业务标准化、信息研判精细化、转送交办精准化、办理流程规范化工作提供强劲支撑,打造办理过程和结果可查询、可跟踪、可督办、可评价、可考核的智慧信访工作法治化新模式。在县群众服务中心、各乡镇诉调对接中心等地设立智能一体化设备,融合“平安肃宁”APP操作系统,将群众线下反映事项的受理、办理情况及相关文书、办理流程图、各环节时限、意见反馈、监督投诉等要素整合上传,有效提升群众信访事项办理的便捷性。同时,用好河北省阳光信访工作平台、人民网留言板等反映信访事项的网络渠道,确保各个渠道反映的情况能够及时准确被受理。
二是全身心办理,提升联动效能。按照办理权威、高效、严谨、规范的原则,提升县、乡、村三级调解机构联动效能,确保群众诉求依法高效解决。村级“巡诊”,让小事不出村。将新乡贤、法律明白人为主的“乡村诊所”开设在群众家门口,充分发挥村级诉前调解室源头治理的作用。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,村级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,实行每日“巡诊”、主动“约诊”,方便群众就地就近表达信访诉求,及时广泛捕捉各种矛盾纠纷信息,将邻里之间零碎性、浅表性矛盾就地化解。乡级“接诊”,让大事不出乡。配齐乡镇“一轴八员”和“三官一律”力量,定期邀请法律专家、办案能手、调解骨干对基层干部、调解员等进行业务培训,促进调解工作更加严谨、科学、规范,实现全过程法治化。实行“乡镇吹哨,部门报到”,由政法委协调,打通部门壁垒,弥补乡镇执法能力不足、协调能力较弱等问题,推动案件有效化解,确保“大事不出乡”。县级“会诊”,让难事不出县。推动县群众工作中心、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和县司法局进行集中办公,整合来访接待、诉前调解、法律援助等各项职能,同时要求住建、城管、国土、民政、公安等重点部门实体入驻,选派部门副职兼任信访部门副职,做到人员驻进留得住。同时,选聘退休老法官、老公安、老业务骨干等建立“专家门诊”和政策专家库,对法规、政策性较强且较为复杂的纠纷,进行专家“会诊”,提供法律政策依据、专业指导和综合研判。
三是全过程监督,保障合法权益。对信访事项处理全程监督,将向信访人全过程公开、全过程参与作为化解信访矛盾和保障信访效果的重要一环,以公开促公正,以透明保公平,以成效赢公信。受理单位全部规范出具《受理告知书》等文件,在首次接待来访群众就告知当事人受理工作人员姓名、职务和联系方式,切实做到谁受理,谁负责。从起点开始完善“一案一档”工作,促进信访调解工作更加依法、文明、规范。同时,通过在信访反映场所设立的智能化信访一体机,实现向信访人提供信访案件办理流程“路线图”的功能,明确办理环节和时限,让信访人随时查询案件进展,做到公开透明,让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,保证信访人的随时查询监督权利。特别是重点案件或群体信访事项,邀请信访人或代表全程参与信访化解工作,督促受理机关公平公正、尽责调查,提升信访举报群众对处理结果认可度和满意率。“两办”督查室、清单办、信访联席办将重点案件列入清单管理,及时跟踪问效,确保职能部门依法履职,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效维护。
四是全方位服务,实现事心双解。综合运用社会救助、心理服务、司法服务等方式全方位服务人民群众。做到综合施策、多管齐下,实现程序规范、事心双解。建立公益救助基金,由政府设立账户,通过企业赞助、公益救助、社会捐助、爱心人士捐献等形式,用于对特殊群体、困难群众进行过渡性救助。在抖音、快手平台开通官方网上直播,发布社会救助信息,接收群众救助,广泛激发社会善行。开展心理健康服务。建立党委领导、政府支持、信访、卫健等多方参与的县、乡、村心理健康服务咨询机构,根据不同人员的需求,安排心理辅导人员分类辅导,帮助信访人员释放负面情绪、排解心理压力。对生活失意、心态失衡、行为失常的信访对象,开展特殊心理辅导服务。将第三方律师团队作为群众的“代言人”,通过建立律师信访接待制度,充分发挥其法律专业能力更容易被群众认可和接受的优势,引导信访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,在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、化解矛盾。